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最近有了一个“大动作”。如果你不太了解“光辉”战斗机,看到印度的相关报道可能会以为他们新推出了一款战斗机。然而,实际上,他们只是完成了在一座新工厂生产的“光辉”Mk1A型改进版,这款飞机本该在两年前交付给印度空军。
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,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第三条生产线成功制造出了这架“光辉”Mk1A战斗机,并在纳西克完成了首飞。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·辛格出席了首飞仪式,此外,他还为新的生产线和HTT-40教练机的第二条生产线进行了揭幕仪式。HTT-40是印度斯坦航空为印度空军设计的本土教练机。
在首飞仪式上,辛格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他赞扬了新生产线的启用以及轻型战斗机的首飞。他指出,“印度制造”政策正引领新型战斗机和教练机的生产进入新时代,这不仅仅是工业成就的体现,也是印度青年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努力工作的成果。他还强调,“光辉”Mk1A和HTT-40的制造是全国各地多个行业合作的结果,证明了只要政府、工业界和学术界通力合作,印度就能克服任何挑战。
展开剩余77%然而,虽然这场首飞仪式充满热情,但“光辉”Mk1A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消息,它的到来其实已晚了很多年。
那么,“光辉”Mk1A到底是哪一型号呢?让我们梳理一下“光辉”战斗机的发展历程。至今,印度的“光辉”战斗机已有空军型和海军型两种版本。以空军型为例:
最初,印度推出了“光辉”战斗机的技术演示型号TD-1和TD-2,数量只有两架,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问世。接着,印度推出了“光辉”原型机,代号为“PV”,共有6架,其中最后两架为双座版本,既可用作战斗机也能充当教练机。
随后,印度进入了“小批量生产”阶段,推出了“LSP”系列,也就是有限生产系列。例如,LSP-1使用了F404-F2J3发动机,LSP-2则搭载了F404-IN20发动机。LSP-8才是印度空军最终量产、服役的“光辉”战斗机,标志着“光辉”Mark 1的初始作战能力(IOC)达成。
接下来,印度又推出了“光辉”Mark 1 FOC(最终作战能力),共生产了31架,包括一些教练型战机。
而“光辉”Mark 1A相比“光辉”Mark 1有了显著改进。它配备了EL/M-2052和Uttam AESA雷达、电子对抗系统(ECM)、雷达告警系统等高端设备,且自重比前一型号更轻,约为6.56吨。
虽然在班加罗尔工厂已经下线了几架“光辉”Mark 1A,且这些战机已用于测试,但“光辉”Mk1A的全面测试并未完成。包括“阿斯特拉”空对空导弹、激光制导炸弹、电子系统的集成等多个方面,仍需要进一步验证。更为棘手的是,发动机方面,印度目前只接收到了四台通用电气的发动机,并计划未来以每月交付两台的速度继续提供。
现在,印度斯坦航空的三条生产线已经制造了大约10架“光辉”Mk1A,但由于缺少发动机,这些战机只能暂时停放在停机坪上,无法投入使用。更为麻烦的是,根据印度空军的规定,只有完成至少四项关键测试的“光辉”战机才能正式交付,但目前的测试进度远未达到要求。
因此,虽然这次的首飞仪式盛况空前,显然,印度空军真正接收这些战机的时间仍然遥遥无期。对于这次的“首飞”,印度媒体和公众的反应似乎有些复杂,毕竟,很多问题还远未解决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